在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们采访了盛孟刚老师,正如她脸上绽放的那抹微笑,盛老师用她对事业的热情和执着、对学生的细心和关爱书写了绚丽的乐章。
“力图让每一个学生学好”
“不计辛勤一砚寒,桃熟流丹,李熟枝残,种花容易树人难。”作为信息工程学院的一位年轻教师,盛孟刚自然懂得教书育人的种种艰辛和不易。然而对她来说,教书育人作为一份职责,其中又蕴含着许多常人无法体味的幸福和满足。她的教学理念就是“力图让每一个学生学好课程”。她针对大学生课程学习时间相对减少这个细微而重要的问题,对症下药,在课程中她更侧重于学生们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及时掌握。多年的教学实践使她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最为有效的授课方式就是突出课堂的互动性。比如,开始上课的时候,只要盛老师一说上课,学生们就会自动地站起来。这一道“风景”是盛孟刚特意要求学生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同学们集中注意力,一开始就“进入状态”,作好听课的准备。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盛老师很注重在课堂上提问题,让同学们在课堂上开动脑筋,积极思考。遇到艰涩难懂的知识点,盛老师循循善诱,不厌其烦地进行详细解答。“我不希望我的学生在听我的课时只带一双耳朵来。”盛老师笑着对记者说。
盛老师上课的时候总是面带微笑,感觉很可亲,她讲课的语气很委婉,内容很详细,但同时她对学生的要求也相当的严格。上课时看到人很少的话,就会查到。盛老师说因为工科不像文科,少来一节课,有些知识可能下一节课学生就听不懂了,她始终认为学生必须来上课跟着老师学习。另一方面,盛老师这么做也是想多认识一下学生,记住他们的面孔,对他们有更深的了解。有一次,一个学生逃课,盛老师下了课就去找他,询问是什么原因,是讲课内容听不懂,还是不适应老师的讲课方法。她很喜欢与学生交流,沟通,从学生那里知道自己讲课中存在的不足,然后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教学。
在盛老师的课堂中,同学们着实感受到了精美和高质量的教学课件所带来的魅力。通过对一个典型例题剖析,再列出不同求解法让同学们运用比较的思考方式选取最优方法。这是盛老师的教学课件给同学们带来的享受和魅力。盛老师告诉学生:“其实学习的方法还是有捷径可走,但是这种捷径是通过积累并总结学习经验而获得的。”她希望同学们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一种好的学习方式可以让你高效的学习,但对于需要付出艰辛努力的求知来说,永远没有一劳永逸,惟一的捷径就是踏踏实实求学,一步一个脚印。盛老师经常会让学生把各自上课时思考的问题与结果记下,即使错了,也是如此,不仅要记住错的原因,还应把错误的方法及时纠正,通过加深印象,再犯的几率就大大减少了。
“我的职业道德就是将自己的义务尽好。”
“我的职业道德就是将自己的义务尽好。”这是在采访时盛老师说得最多的一句话。盛老师深刻地体会到,要尽好教书育人的义务,首先要做好的就是把书教好。而教好书,吃透教材是第一步。教材作为讲课的依据,教师必须熟之又熟,如果老师连教材上的知识都是模棱两可的话,恐怕只是“以其昏昏,使人昏昏”了,哪敢想象还能在讲台上“传道授业解惑”呢。所以,盛老师在教学内容上下足了苦功夫。教学内容,对她来说虽然倒背如流,但每节课前,她还是要认真翻阅大量资料,力求对知识理解得更透彻。她说,作为一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一定要了解学生想听什么,想方设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讲知识而讲知识。
每次上课,盛老师早早地就到了教室,以便学生们有时间就不懂的问题可以提问。为了在教学上有所突破,盛老师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做课件,可谓费尽心机。一直以来,她把课件当作她与学生之间的一座知识桥梁和一个重要的交流工具。她常常利用各种机会,别出心裁地把课件翻出来进行研究修改。比如对重点和难点做适当的标记,或在能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创新思维训练的地方加以引导等等,她一直保持着这个习惯。一次,班上的一位同学过生日,学生们离开她家已经很晚了。盛老师收拾东西后,想起第二天还有课,她仍习惯性对课件进行“加温”。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盛老师深深体会到,只讲好课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科研与教学同样的重要。她先后发表了几十篇学术论文,还获得了校级教学成果奖。
“用情构筑一座心灵的桥梁”
优秀教师要有伟大的人格,因为学生性格不同,需要教师去宽容,去培养。而盛孟刚正是这样一位具有宽容心的老师。
确实,盛老师时刻要求自己要保持一颗年轻活力的心,她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找到接触点和共振点,把握住教育的契机,同时她又强调这不是故作姿态的“平易近人”,也不是教师对学生居高临下的“感情恩赐”,更不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感情投资”,而应是朋友一般平等而真诚的“情感投入”。就是这种将心比心,把她和学生的距离拉近了。每当学生们有了成功的喜悦、失败的沮丧或生活的困难都愿意去找盛老师共同分担。
她与学生的交流不仅局限在课堂上,课后,她也很乐意与同学们探讨课堂上不明白的问题。“每次问问题的时候,盛老师总是很和蔼的微笑着回答,我觉得与她交谈很轻松。”一位同学说。盛老师把她的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平时学生有什么问题只要找她帮忙,她都积极的帮大家解决问题,她像一位心里咨询师,隔一两个礼拜就与学生们促膝长谈,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状况,发现有情绪低落的,及时找出问题的症结,为他们抚平心里的疙瘩,让他们找回快乐与自信。王红家里经济条件不好,盛老师从周围的同学得知她的情况之后,帮她在学校里找了一份兼职,让她为家里减轻些经济负担,过年回家的时候,因为路途远,怕王红的路费不够,她又将200元塞到她手里,让王红早点定票早点回家与亲人团聚。盛老师总是会注意学生的一些微小的事,可是正是那一些细节,体现了她的细心,她对学生无微不至的爱。
经常在寝室可以看到盛老师的影子,她常找那些旷课次数多成绩不理想的同学谈话,耐心地开导他们。对沉迷于游戏,经常不上课的学生给予正确的规劝与鼓励。“润物细无声”,这种心与心的交流使学生在自觉或不自觉中受到了教育,形成了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
盛老师常对班里的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她在监考的时候看到个别同学想趁机作弊,所以便产生了诚信考试这一想法,让同学们签下承诺书,承诺他们考试的时候坚决不作弊,班上的同学都积极的响应了这个倡议。
诗人泰戈尔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来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她的绿荫。”盛老师正是从事着叶的事业,把生命化作点点烛火,去点燃每个学生的心灵之灯,拉近彼此间的距离,把满腔的热情奉献给她所钟爱的教育事业,自己甘愿品尝 “叶落成泥碾作尘”的欣慰与甘甜。
(《1946伟德官方网站报》学生记者 刘婷 陈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