鍏ㄦ枃鎼滅储
当前位置: 首页 >> 湘大人物 >> 正文
湘大人物

对话“南极归来”的班主任——访2004-2005学年度校级优秀班主任李明军

作者 : 编辑 : 来源: 发布时间 : 2006-05-19 00:00:00 点击量:

入夏后的暖阳,已带着夏天的热情照进了数学楼二楼的办公室,对于一个时间紧迫的科研工作者而言,像被采访这样的“大事”也只能被定在了下午五点后进行。本以为采访是一个严肃的谈话过程。采访在拉家常般的交流中,很快就度过了一个半小时。这九十分钟的交流,不仅让我们充分地感受到了他温和热情待人的态度和博学厚积的独到思考,而他那妙语连珠的回答更让我们折服。

在学生眼中,他是个“实在”的班主任——厚厚的眼镜,式样几乎相同的衣服。然而正是这个看似平凡的人,现在是6名研究生的导师,承担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等多项科研任务,且被评为湖南省教育厅青年优秀骨干教师培养对象。他是中科院力学所流体力学博士后,曾在2002年作为物理海洋研究所的专家随雪龙号科考船深入南极大陆,并获得“南极优秀考察队员”的称号。他的学生称他为“从南极洲归来的班主任”,他就是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2004级信息与计算科学3班和4班的班主任李明军。

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我们开始了对李明军的访问。

30%+30%

记者:据了解,你要指导研究生还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等多项科研任务。面对如此繁重的工作任务,时间很紧迫,你是出于什么考虑,主动请缨担任两个班的班主任呢?

李明军(下简称“李”):当班主任,是我自己提出来的。一方面,我认为班主任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关系到学生的前途和学院的发展。学生就是我们的产品,班主任就好比生产管理员,需要时刻关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各种情况。生产产品的管理可以统一标准,而学生情况各异,这正是学生管理复杂的原因之一。但我想只要用心与学生交流、用学生利于接受的方法管理,在思想上给予正统的教育,我的学生都将成为有用之才。另一方面,我担任班主任,源于担任数学与计算科学院新生《数学分析》教学任务,《数学分析》是我院学生报考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担任班主任,有利于促进和提高“数学分析”教学效果。我对学生提出的最大目标是“30%的学生水平超过我,30%的学生水平和我一样”。

记者:刚才,你提到了《数学分析》,据悉是数学系最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其中包括了牛顿、莱布尼茨建立的微积分,柯西、泰勒等众多科学家推导的重要公式,是高等数学学习的核心内容也是难点。请问,在这门枯燥的理论课程面前,你是用什么办法提起大家学数学的兴趣的?

李:确实,在开学伊始,我班有少数学生希望转专业,首先,我便采取了开放的态度完全同意学生转专业。接着,我和同学们一起分析计算数学专业的特色和优势,告诉他们,数学是一门具应用活力的学科,是数学的发展才推动了物理学、生物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研究领域的进展和突破,是通过数学分析才使人类建立了行星运动模型、搞清了人口变化、公共资源模型、现行最热门的计算机、经济等学科的最根本知识的建立等。在请学生认真思考后,学生们表示喜欢这个专业,不再要求转专业。

记者:现实中,不可否认的是,数学在大众心中是一门很难啃的“硬骨头”,你能否给同学们介绍一些学习数学的心得呢。

李:学数学应是一个充满乐趣的过程,如果你不把它当作负担来背负,而是把它当成一个考智益的游戏来玩的话,你便能享受数学。其实数学如下棋、打牌一样是通过一些理性、逻辑性的思考而寻求到最优配置的过程。如果能把学数学比喻成是打排球的过程的话,当你初步认识到排球是一个圆形的球时,定然不会对它有兴趣,但当你充分练习后,有了很好的“球感”,打得驾轻就熟后便能充分享受玩球的乐趣了。数学是最客观的、最诚实的学科,你学到什么程度,就只能表现出什么水平。所以要诚实面对学习,只有努力耕耘才会开出成功的花朵。

记者:同学们说你是“闲不住”的老师,你从不放过课间时间和同学进行学习上的交流,在你的教学过程中,你有哪些感悟呢?

李:下课的时候,我都会到学生当中询问听课状况,我鼓励他们提出不懂的地方,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上课的时候,我习惯用板书教学,多媒体教学只是辅助作用,将一些原理、知识点罗列出来,对于推倒过程,我用粉笔书写出来,学生更容易理解接受。除此以外,我会提问学生回答问题,到前台演板,活跃课堂气氛,也能提高同学们课堂的注意力。

记者:在大多数人眼中,学数学的人必将有很高的天赋,天赋在你的求学道路上起了多大的作用?

李:我向来是个刻苦的人,我从不认为自己有多高的天赋。多年的科研工作让我养成了良好的作息习惯和抓紧时间的紧迫感。我每天工作到11点,在工作之余,我会阅读报刊杂志和多方面的书籍来提升自己,我常以毛主席的那句“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自勉,我感觉学习这东西是一天放不下的。

“有困难找老师”

记者:大学老师忙于科研,和学生见面的次数不是很多,但听学生反映,你经常去寝室和学生交流感情是吗?

李:我一周大概去两三次,了解一下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看看有没有同学需要帮助。有一位同学的父亲去世,我积极组织班里同学募捐,我也从自己的工资里拿出100元。我特别留心贫困生问题,“贫困”的字眼让家境不富裕的同学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我对学生的口头禅是“没钱吃饭找老师,借了可以工作以后还”,只有解决了同学的生活上的困难,他们才能够安下心来学习。

记者:你们班同学的关系非常融洽,学习氛围也很浓,四级通过率已达80%。对于班级管理,你有什么心得?

李:对于班级管理,我实施的是“还征于民”,即放手发动班委,充分发挥班委的带头作用和旗帜作用,对于大学生来说,班主任是指导者而不是直接参与者。班干部是管理者也是被管理者,发挥每一位班干部的作用,是我做班主任的基本宗旨。我给班委开的会比给同学开的主题班会要多,班委的能力在班级工作中得到提高。我平时很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大一新生,有很多同学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不知道大学学习为了什么,我多次跟他们开主题班会,帮助他们树立为社会服务的目标,并推荐他们学习google公司副总裁李开富的著作《做最好的自己》,使学生从书中得到启示。

记者:李老师的为人师表,给同学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班风建设上你为同学们起到了些什么积极的影响?

李:我觉得班主任也是班里的一面旗帜,班主任的思想行为会或多或少的影响到班里同学。有段时间天气不好,班里总是有个别同学迟到,因此,我上课总是提前5分钟到教室,无形中给学生上了堂德育课。

一封家书

记者:大学班主任和家长的交流没有中学那么方便,你是怎样和学生家长做好沟通的呢?

李:新生刚入校,有些学生开始想家,找各种理由请假,我并没有直接拒绝,而是打电话到学生家里,和家长一起商量拿主意,既稳定了学生的情绪,又让家长放心。后来,我就经常和学生家长写信联系,有时候一个月写两三封,给家长汇报一下学生最近的学习情况,让家长知道学生取得的成绩和进步。我现在的工作忙,时间比较紧,我想要是有更多的时间,我会给家长写更多的信,使他们了解子女在校的情况。

记者:同学反映,你十分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健康状况,有同学生病您都会亲自到医院探望,你从不吝惜为学生工作的时间是吗?

李:儿行千里母担忧,学生在外求学,只有生活起居各方面的问题都处理好了,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身体是学习的载体,所以我特别关注他们的健康状况,平时我多鼓励他们参加户外活动,提高身体抵抗力。学生生病的时候我经常到医院探望他们,在家呆的时间不长,我爱人说我“吃了饭就跑”,确实,我花在家庭方面的时间有点短。

今年5月,李明军老师就要去日本留学,“到国外学习,回来后能更好地促进湘大的教学工作,这是个好机会,我会想念我的学生的。不论在天涯海角,他们都是我的学生。”

南极之旅

至今,仍固守着原始洪荒状态的南极洲是地球上最遥远最孤独的大陆,对于人类而言,常年不化的冰雪与严酷的奇寒使这片足以荡涤心灵的纯美世界中处处潜藏着致命的危险。南极大陆是世界上至今唯一没有常住居民的大陆,除了低等植物苔藓、地衣、企鹅、海豹等本地动植物外,只有短期工作的科考人员在适应着那里的环境。李明军老师就曾随科考队在那里有过长达两个多月的生活时间。

记者:你的学生称你为“南极归来”的班主任,大家也都对南极的冰天雪地很感兴趣。你能给我们介绍下到南极的特殊经历吗?

李:我是2002年代表中国科考队到南极进行了前后近半年的科考活动,我的工作主要是采集海底数据进行分析。南极的气候非常冷,在那里我们经历了几天的几乎极昼生活,一天只有两、三个小时的夜晚,这对平时的作息规律是个极大的考验。南极有很可爱的动物,和他们一起生活,科考也充满了乐趣。

记者:南极的银白的冰川使不少探险者望而却步,到南极考察需要经受得住刺骨的寒风和寒冷的气候,你是怎么战胜这些困难的呢?

李:到南极考察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到南极考察危险是存在的,我们科考队做了半年多的准备工作,但对于科考这种难得的机会,我心里忙于出征。当时我天天跑步锻炼身体,现在时间紧了,我也不放过每个锻炼的机会,比如骑自行车、散步。我教育学生说“身体是学习的载体”,要强健体魄,为祖国健康工作四十年。

托尔斯泰说:“一个教师既爱事业又爱学生,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在我们看来,李明军就是如此的一个典范。

(《1946伟德官方网站报》学生记者 李维薇 赵欣欣 张亚菡 李 丹)

(来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