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的新校训,是在动员全校教职工参与提议,并在广泛征询相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由校党委审定后确定的。我们的立意是借用传统中有内涵,有影响,能够突出反映大学教育特点,并代表其长远目标的格言、警语,来作为新的校训。
大学重在培养人文和科学的素质,提高人文品位,彰显人文和科学精神。大学的理想主义色彩是十分浓厚的,这种人文理想自然包括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科学的献身精神,来源于人文的理想,没有人文的理想,科学的工作就会失去目标,科学活动的意义和价值就难于体现。没有人文精神的科学,是无头脑的科学,是工具,是没有目的的随意可以使用的工具。如果是一个工匠,有工具足以赚钱谋生,应该说已经可以了。但作为大学里的科研人员和大学培养出来的科学工作者,仅有这一点还是远远不够的。大学是人类精神的传送带,她必须把人类的精神火炬接过来并且传下去,同时,大学寄托着人类的未来,必须为人类的未来担负起历史责任。人类的未来不是工匠时代,更不是无目的的街头流浪者的天堂,而是价值和精神完满、被理想之光照彻的新世纪。理想之光不靠人文精神是不会点亮起来的。因此,大学的校训,必须体现出足够的人文精神。古今中外大学多半也正是以这样的立意来确定自己的办学方向和办学目标的。
有史以来,人类就在寻找属于人和体现人的价值的精神内涵,无数的先哲与前贤们为此付出了前仆后继的不懈努力。我们不能也无法无视这样的努力!
工厂是生产产品的车间,大学是造人冶志的熔炉。产品不合格,不是好工厂,师生无品味,同样不是好学校。
什么是品味?品是级别,不是等级意义上的级别,而是品格和学养意义上的级别。无品之学是滥学,无学之品是虚假的商业广告,而养是最重要的。养德能够成仁,养学可以为师,养智可以成就科学,养品则能造就精神的高贵。无道德和审美之养的所谓学,事实上极可能变成贼学。有德、识、美且有高贵的精神,就有人格的感召力;有深厚的学力,就有为师的资本和生活与工作的能力;有品味则众人不会小视。这些都是大学最重要的责任目标。我们不希望学校和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社会上被人小视,这不仅是学校的声誉问题,也是对学生们负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不误人子弟。而在实现这种目标的过程中,校训是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的。
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文化传统,与世界各大文明相比,又以注重人文精神,注重人的德行与审美能力的培养而著称。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在一定程度上借鉴古代先哲的遗训,对确立我们今日大学的教育目标,是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的。因此,我们在很多同志的筹划下,认定以“博学笃行、盛德日新”作为校训是基本合乎我们的原初设想的。
博学的意思,就是学要广博,而不要过于狭窄。大学教师和大学生,原则上都应该是通才,尤其在今天,教育越来越专业化,通才愈加难得,从而也就显得愈加重要。博学才能有见识,才能有辨别力,才能有涵容。人生才会有宽度,有阔度,回旋的余地相对也就比较大。笃行是履行所学,只有甘愿脚踏实地去履行的学问,才是真正的学问,才是学到自己心里去的学问。言行不一,不履行所学,不是真学,所学也没有真正到位。盛德本即日新,日新才是盛德。盛德是成大业的标志,也是成大业的态度。盛德是道德的繁盛之貌。有盛德,才有气象,有气象才有魅力和感召力,人生才会有崇高感和自豪感。
一个大学的校训甚至对在这里从教或曾在这里受学的人有终生的影响,他们会记住这样的训诫,就像记住他们曾经读过大学一样。相对来讲,我们的校训比清华大学的校训还有些逊色,这是实话。清华大学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训,实在是道尽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同时也充分完美地表明了自己办学的极高宗旨。中国文化效法天地,天以强健之行引领人,人以不息的奋斗顺应天,地以仁厚养人生物,人则理应效法地的无私与宽厚、淳朴。大学者则应具有仁民爱物的情怀,否则就不是好的学者或者好的中国式学者。清华校训可以说是在体天效地的同时,又尽了人的责任和使命。三、四十年代,社会形势那样严峻,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条件那样差、同时又那样不稳定,清华却培养出了那么多重量级的人文和科学人才,这离不开清华校训的熏染。这个校训一方面表现着清华的办学宗旨和原则,同时也进一步巩固和进一步凝结着这种宗旨和原则。“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我们今天可以换一种说法:大学里的大楼不是装“机器”和机器人的,而是装大师、大学者和大学生的。大学的意义不应局限于比中学高一个等级的知识水平和教育,而应当是含有大的志节、大的抱负、大的学识、大的气魄、大的理想和大的胸怀的教育。
大学里必须有大楼,大学的大楼里必须有大师在。大学不是大饭店和大宾馆,更不应该成为大名利场。大学里的人和从大学里出来的人应该有大的气度、大的学识、大的眼界和大的理想。而绝不应该是大的要饭花子、大的政治投机商和大的学术骗子。假学术以牟利计功的行径,在办学的理念中,最为大学所不耻。大学在今天的情况下,虽然必须谋求自己的生存,但是生存下去不是办大学的目的。就像人不吃饭就活不下去,但人活下去的目的绝不是为了吃饭一样。
大学必须首先在心理上保持自己的清洁,明确办学的理念,只有这样才会有眼光,有魄力,不循私情,不瓜分利益,不垄断发展机遇,不苟且偷生。大学才能找到自己的特色,才能真正知道什么是最有意义、最有前途和最值得支持和投入的。才不会把有限的财力和人力用错,才会真正对得住大学的称号,朝自己办学的目标,踏实而稳健地一步一步地向前迈进。
今天的大学虽然不得不依从于整体的评价标准,按照数量化的原则来取得社会的认同,但是大学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为了迎合这些,而是为了获得更好发展的机会。同样的一级刊物和同样级别的课题,同样大的社会反响,其意义和内涵可能相差很远,要分清这些要靠眼力,没有眼力办不好大学,反而会形成不良的习惯,使大家拼命追求级别和反响,而忘记责任和品味,久而久之,会丧失大学的实际声誉,使大学名存实亡。
我就新的校训说了如上一番话,也是对办大学的一些不很成熟的想法,不过我想目前大学的情况应该说是有所改观和正在发生较为深刻的变革了,否则中国未来的人才就会是病态的畸形儿,那是非常可怕的。
我希望,在新的校训的启发下,1946伟德官方网站的整体办学水平不断提高,1946伟德官方网站的品位不断提升。同志们,努力啊!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 李树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