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一场“AI赋能——DeepSeek、AI馆员与智能体技术融合创新应用研讨会”在长沙召开。我校图书馆作为湖南省普通本科高校图书馆工作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主办此次会议,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全省高校图书馆馆长及业务骨干230人参加会议。
我校图书馆负责人表示,AI技术是推动高校图书馆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在保障数据安全与隐私的前提下,深化AI在图书馆场景中的应用,将显著提升图书馆服务效能。
会上,国防科技大学图书馆、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相关负责人作为省内外高校智慧建设馆代表分享了典型案例。结合AI技术资源建设和服务创新等方面的实践经验,演示了DeepSeek、kimi等国产大模型技术与知识服务的融合程度,智能生成文献报告、构建学术图谱,大幅提升图书馆的办公效率、学科服务水平和信息素养教育,从实操层面为馆员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路。
“小星小星,我想找一本好看的科幻小说。”在我校图书馆大厅左侧,2022级张丁芳正对着一台屏幕上的星星智能机器人说。屏幕上立即出现与科幻小说相关的许多书目、作者清单、内容简介、具体馆藏位置。

张丁芳说:“以前想找好看的科幻小说,得对着书架一排排筛选,又慢又费力。现在只需要对它说一声,就能找到自己想看的书,真是书虫的活地图。”
这台搭载语音交互与大数据系统的智能终端,是湖南省高校图书馆首位AI馆员。2024年9月,这位AI馆员一来到我校图书馆,便24小时日夜守候大家,凭借“秒回应答”的超高效率,迅速成为师生追捧的“图书馆新宠”。它可以通过语音便捷地实现图书馆的日常咨询、借阅查询和期刊导航等功能。在馆藏查阅中,师生只需说出书名,系统便能在3秒内显示导航,彻底告别20分钟的手动输入检索。
据悉,我校图书馆于2024年正式启动智慧图书馆第一期建设项目,目前已经引进AI馆员、AI学术助研平台,正在建设“湘大人·文库”、VR虚拟展厅,旨在打造“知识中枢—创新引擎—文化地标”三位一体的智慧图书馆,支撑学校“双一流”建设,引领高等教育知识服务变革,形成可推广的湘大智慧图书馆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