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8日上午,2018年第二期全省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结业典礼在长沙举行,我校外国语学院青年教师杨维春作为学员代表作《信仰的力量》交流发言。
杨维春认为,如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是摆在每一位高校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对外国语学院的青年教师而言,让广大外语学子树立文化自信,用自己所学的外语讲好中国故事,是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的重要途径。他结合本院为各个语种本科生开设的为期一年的《中国文化》课程以及陪同法国专家参观岳麓书院等经历阐述了传播中国文化、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杨维春说,陈望道在翻译《共产党宣言》时把墨汁当红糖,蘸着墨汁吃粽子,被《人民日报》称之为“信仰的味道”的故事,让他深刻地体会到了信仰的力量,正因为这种无以言喻的精神之甘、信仰之甜,无数的革命先辈,才情愿吃百般苦、甘心受千般难,也正是陈望道这次翻译,给我们带来了共产主义的信仰,并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社会,引领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在短短七天的学习时间里,我们有幸听取了省委领导和省内专家的10场精彩报告。这些报告高屋建瓴,理论联系实际,既有学术深度,又有实践价值,使我们对我国、我党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对党和政府作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杨维春深有感触地说。他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坚持立德树人,认真教书育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程中建功立业。
(王广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