鍏ㄦ枃鎼滅储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正文
教学科研

费俊杰教授课题组在环境分析传感领域取得重要成果

作者 : 孙晓倩 佘 祥 编辑 : 王成奇 来源:化学学院 发布时间 : 2025-01-21 10:52:57 点击量:

近日,化学学院费俊杰教授课题组在电化学传感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研究成果《聚苯胺在碳化过程中保护MOF结构,用于构建检测叔丁基对苯二酚的便携式电化学传感器》(Polyaniline-on-MOF Protects the MOF Structure During Carboniz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Portable Sensor to Detect tert-Butylhydroquinone),在国际顶级期刊《纳米能源》(Nano Energy,IF=16.8)上发表。文章第一作者为化学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王以淋,文章通讯作者为费俊杰教授和赵鹏程副教授。

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是一种在食品中广泛使用的酚类抗氧化剂,然而高浓度的TBHQ可能导致DNA损伤和细胞死亡,从而增加患癌风险。目前,常规的TBHQ检测存在一定局限性,如样品预处理复杂、设备昂贵、操作程序繁琐和检测时间长等。因此,开发一种便携、灵敏、可靠且快速的TBHQ分析技术至关重要。

(材料合成和传感器检测流程)

该团队通过原位生长技术在MOF-545上吸附苯胺(ANI)分子制备MOF-545@PANI,并碳化合成MOF-545@PANI-800纳米复合材料,然后修饰在丝网印刷电极(SPE)表面构建高性能便携式TBHQ传感器。该传感器对TBHQ表现出优异的传感性能,其LOD低至1.26×10-8M,线性范围为3.0×10-8- 1.0×10-4M。另一方面,通过DFT研究了TBHQ在MOF-545和MOF-545@PANI-800上的吸附能和电荷密度分布,揭示了TBHQ分子的电化学传感机理。此外,与HPLC的结果相比,该传感器在薯片、芝麻油和湖水样品中的回收率和准确性均达到优秀水准。该团队开发的快速、精确、便携检测TBHQ的新方法,能够帮助电化学传感器突破检测场景的限制,有望加速实现环境分析传感器的市场化。

(A)丝网印刷电极的制造过程示意图;(B) MOF-545的合成过程;(C)MOF-545@PANI-800的合成过程;(D)MOF-545@PANI-800传感器的构建和检测过程。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j.nanoen.2025.110655

关闭